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[综]野望执行》 1/1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
第13章 苻坚02[第2页/共4页]

如果改了,苻坚就不是苻坚了。他不会对人推心置腹,不会纯真而浪漫地信赖别人,天然也不会视王猛为知己老友,将他的话奉为圣典,更不会因为王猛的死去而哀嚎痛哭。窜改了的苻坚是冷血的,他不信赖赖何人,因为他不信赖人道长久稳定。他不再是刻薄仁慈的君王,而只是最大好处的寻求者。王猛明显是晓得这一点的,如果苻坚是一个合格的帝王,他就不再是阿谁让人感到暖和的开朗英豪了。

固然接管了苻坚大部分的影象,但是文明功底是不成能完整录入的,赵整的话6000只能晓得个大抵意义。但是没干系,这一点也无毛病6000演出一副深受震惊的模样。固然对着跪在车前满口仁义品德的赵整吐槽“我裤子都脱了你让我听这个”但是面上却暴露那么一咪咪愧色,趁便遗憾地放了段元妃的小嫩手。

苻坚在的时候,一心想要同一全中国,把东晋给端了;又非常宠幸姚苌慕容垂之流――这一向是王猛的芥蒂,不过病危之际,王猛却并没有向6000提这个题目,而是双眼灼灼地问6000:

“‘将欲智而严,凡士欲愚’,陈腐之仁义的流行,对于上位者而言一定不是功德。‘凡兵上义’针对的是军队,而不是军之大将。如果是从将领的角度考虑,为甚么崇尚‘兵义’?因为这能武装我们兵士的心。也就是说,作为将领,他提出‘凡兵上义’,并非从‘义’的角度考虑,而是从长远的‘利’来考虑。底子上,还是为了进步军队的战役力。宋襄公为甚么失利?因为他将本该倾销给兵士的‘仁义’大旗抗在了本身身上。他的兵士不感觉是仁义之举的行动,他本身却感觉是仁义之举,这就本末倒置了。”

“上行下效讲究的是一个群体效应。比如‘楚王好细腰,一国饿死’,假定楚王喜好的是壮汉(那里不对),那么国人就会勤于熬炼,百姓强健,国度也会强大。朕说了,要从大局考虑,而不是拘泥于个别。再者,世人都歌颂忠义仁慈,即便部属有人鸡鸣狗盗,一个朴重的人斥责无耻之徒,即便无耻之徒不佩服他,大众也会站在他一边。为甚么说‘凡兵上义,不义,虽利勿动’,站在公理这一边,军队不会获得更多的粮草,但是会具有精力粮食。简朴说,就是在心机上会有优胜感。”
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