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:答疑略记[第3页/共5页]
把握阴阳法,一性即一心。
目光须长远,勿迷于面前,
答:心机学乃六根辨识中认识辨识,于六根识理不尽不全,尚不得自明,如何照明贰心?若不入静定,则不明五根与六根之不同,亦不测意根当中复成心根识心;认识之思,层层递进,凡人不修自心,亦不修身,是故平生所用思识只在粗浅层次,以认识辨识行动不同法,或移情别思,或寻见心机,毕竟不测心识,纵见心识思惟,亦不能自已。
心真则德真,德真则道纯,
若欲实修,当摄心性,心取自心,莫取贰心,以自心所感而修,自有所悟,证自所悟,自有所得;莫专于知识名词实际下工夫,当修持心德身行,若身心平和,此时乃能够真修,若身心不昭雪面,所修之果,亦如梦幻,身故得福,无有道境。
―
静定之法,亦有不同,南宗北宗,虽底子精义无别,而法相有别,至于后代,乃有东西南北中等家数,一派一法,非可同修,便是道静,亦难同修,何况道、禅?
颂:
―
道功、禅定,二种法实难兼修,若畴昔未学禅定与道功,一心只修自所知法,则不能兼备,若前日修禅定,后日修道静,则二种乃为混修,混修之人,比方二马引车,分向而行,车必破坏,无有他果。
――
安中有不安,思不安得安,
自知自心有病,精进取法修行,自愈自病,至于无病,便是美满,故名心无所求而能精进。
梦便是明显即梦,梦中自明显自梦。
丙申年三月三旬日答疑,四月初六今后注。
若道心诚坚,倡寮如道院,
答:在乎一心,善用五行;此心即心君,心君之下,另故意臣,而余四脏,不有君也;盖因心君通神,故心有君,以神为体;君之臣,若德行深,臣为君之师,乃保护君者;若君德薄,臣为君之友,与君同列,不善之始也;若君德微,臣为君之临,不相亲善,更无端方;民气有德,其德有性,朴素之性,乃为天真。
阳心本静,性主有为,通达神性,聪明天真,若弃私欲,则三毒灭,阳心孩童,天真自现;阳意有为,通达神明,以神性通达五脏,五脏诸臣,精华不竭,五臣朝心,名为归元,实是归合天真神性;阴心夺主,即欲夺神性也,若彼夺神性,则五元皆为之受损毒害,恣情贪嗔痴而无束缚,因而出错,夭亡而死。
道功、禅功,如是二种,汝等自发得有诸相,取相说法,取相修法,岂为正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