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一本书读懂日本史》 1/1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
建武中兴与南北朝纷乱[第1页/共3页]

1358年4月30日,足利尊氏病故,时年54岁,埋在京都的衣笠山下的等侍寺内。足利尊氏身后,其子足利义诠继任将军,在执事斯波义将的帮部下,足利义诠安定了幕府统治,并慢慢压抑住了南朝权势。

1349年,足利直义与高师直的斗争生长到了白热化阶段,高师直要求足利尊氏肃除足利直义的统统职务。足利尊氏承诺了高师直的要求,撤掉了其弟全数职务。而后,高师直更加娇纵,而足利尊氏与足利直义之间的干系也是以日趋严峻。

后醍醐天皇实施的新政,最首要的部分就是撤消威胁天皇权力的关白、摄政等职务,统统大权由天皇本人统辖,对皇室和大贵族的好正法力庇护,却对在颠覆镰仓幕府中立下军功的军人的好处不闻不问,这类做法引发了各地军人的极度不满。而与此同时,规复天皇之位没多久的后醍醐天皇为了满足一己私欲,疏忽长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磨难,肆意增加税收,征发劳役,在京都大兴土木,呈现了“兵革以后,世局未稳,国费民苦”的乱象。后醍醐天皇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农夫的不满,由此,后醍醐天皇逐步落空了军人和农夫对他的支撑。

1335年7月,即建武二年,北条氏旁支北条时行在信浓举兵,并很快攻陷镰仓,史称“中先代之乱”。8月初,足利尊氏未等天皇下诏,带领500名马队,分开京都,与其弟足利直义汇合,大破北条时行,夺回了镰仓。占有镰仓后,足利尊氏并没有返回京都,而是自称征夷大将军,向后醍醐天皇竖起了反旗,这让后醍醐天皇非常恼火。11月19日,天皇任命尊良亲王、新田义贞为正副征讨将军,讨伐足利尊氏。足利尊氏与其弟率军大败天皇的军队,其间,天皇方面也曾多次击败足利尊氏。1336年5月,足利尊氏进入京都,拥立光严天皇的同母胞弟丰仁亲王即位,是为光亮天皇。“建武复兴”由此宣布结束。

以胜利者姿势进入京都的足利尊氏很快囚禁了后醍醐天皇,同年11月,后醍醐天皇被迫将意味天皇权威的三神器交给光亮天皇,本身则被尊为上皇。但是后醍醐天皇并不甘心被人摆布,12月21日晚,他打扮成女性贵族,乘车逃离京都,在吉野建立了新的政权,并宣布交给光亮天皇的三神器为捏造品。自此构成了与京都皇室对峙的局面,日本汗青上的南北朝由此构成。

足利尊氏在起兵讨伐镰仓幕府之初,足利直义就一向帮手足利尊氏,足利尊氏也视足利直义为左膀右臂,对他极其正视。足利幕府建立后,足利尊氏的家臣高师直担负首要职位,深得尊氏信赖,备受恩宠,然后权柄越高,骄奢越重,部下部将非常不满,足利直义对此也深为仇恨,决计撤除高师直。
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