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荀子》 1/1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
第8章 儒效[第1页/共6页]

故有俗人者,有陋儒者,有雅儒者,有大儒者。不学问,无公理,以富利为隆,是俗人者也。逢衣浅带,解果其冠,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,缪学杂举,不知法后王而一轨制,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;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,但是不知恶;其言议谈说已无异于墨子矣,但是明不能别;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;得委积足以揜其口,则扬扬如也;随其宗子,事其便辟,举其上客,亿然若毕生之虏而不敢有他志:是陋儒者也。法后王,一轨制,隆礼义而杀诗书;其言行已有大法矣,但是明不能齐法教之所不及,闻见之所未至,则知不能类也;知之曰知之,不知曰不知,内不自以诬,外不自以欺,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:是雅儒者也。法先王,统礼义,一轨制;以浅持博,以古持今,以一持万;苟仁义之类也,虽在鸟兽当中,若别白黑;倚物怪变,所何尝闻也,所何尝见也,卒然起一方,则举统类而应之,无所儗作;张法而度之,则晻然若合符节:是大儒者也。

故积土而为山,积水而为海,旦暮积谓之岁,至高谓之天,至下谓之地,宇中六指谓之极,涂之人——百姓,积善而全尽,谓之贤人。彼求之而后得,为之而后成,积之而后高,尽之而后圣,故贤人也者,人之所积也。人积耨耕而为农夫,积斲削而为工匠,积反货而为商贾,积礼义而为君子。工匠之子,莫不继事,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,居楚而楚,居越而越,居夏而夏,是非本性也,积靡使然也。故交知谨注错,慎风俗,大积靡,则为君子矣。纵情性而不敷问学,则为小人矣;为君子则常安荣矣,为小人则常危辱矣。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,故唯正报酬能得其所好,小人则日徼其所恶。诗曰:“维此夫君,弗求弗迪;唯彼忍心,是顾是复。民之贪乱,宁为苛虐。”此之谓也。

不闻不若闻之,闻之不若见之,见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。学至于行之而止矣。行之,明也;明之为贤人。贤人也者,本仁义,当是非,齐言行,不失豪厘,无他道焉,已乎行之矣。故闻之而不见,虽博必谬;见之而不知,虽识必妄;知之而不可,虽敦必困。不闻不见,则虽当,非仁也。其道百举而百陷也。

故交无师没法而知,则必为盗,勇则必为贼,云能则必为乱,察则必为怪,辩则必为诞;人有师有法,而知则速通,勇则速畏,云能则速成,察则速尽,辩则速论。故有师法者,人之大宝也;无师法者,人之大殃也。人无师法,则隆性矣;有师法,则隆积矣。而师法者,所得乎积,非所受乎性。性不敷以独立而治。性也者,吾所不能为也,但是可化也。积也者,非吾统统也,但是可为也。注错风俗,以是化性也;并一而不二,以是成积也。风俗移志,安久移质。并一而不二,则通于神明,参于六合矣。
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