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隋唐演义》 1/1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
第30章 隋炀帝两院观花 众夫人同舟游海[第1页/共7页]

次日炀帝方起来梳洗,忽见明霞院杨夫人,差内监来奏道:“昔日酸枣县进贡的玉李树,一贯不甚着花,昨夜俄然花开无数,清阴素影,掩映稀有里之遥,满院皆香,大是吉祥,伏望万岁爷亲临赏玩。”炀帝因袁紫烟说木子是“李”字,今见报玉李富强,心下先有几分不快,沉吟了一回,方问道:“这玉李久不着花,为何俄然大开,必然有些奇特。”寺人奏道:“果是有些奇特,昨夜满院中人,俱听得树下有几千神人说道:木子当盛,吾等皆宜扶助。奴婢等都不肯信,不料凌晨看时,开得花叶交集,非常繁衍。此皆万岁爷洪福齐天,故有此等奇瑞。”炀帝闻言更加疑虑,正踌躇间,忽又见一个寺人来奏道:“奴婢乃晨光院周夫人遣来。院中昔日西京移来的杨梅树,昨夜忽花开满树,非常烂漫,特请万岁爷亲临赏玩。”炀帝见说杨梅盛开,合着了自家的姓氏,方才转过脸来欢乐道:“杨梅却也盛开,妙哉妙哉!”因问寺人:“为何一夜就开得这般富强?”寺人奏道:“昨夜花下,忽闻有很多神人说道:此花气运宣泄已极,可一发开完。今早看时,无一处不开得烂漫。”炀帝道:“杨梅这般富强,比明霞院的玉李如何?”寺人道:“奴婢未曾瞥见玉李花。”

御苑东风丽,吹春满碧流。红移花覆岸,绿压柳垂舟。

树影依山殿,莺声渡水流。目前气候好,宜向五湖游。

炀帝大喜,与世人饮到月上时,等不及造观露台,就拉着袁紫烟到月台上来,叫宫人把台桌数张,搭起一座高台。炀帝携着袁紫烟,同下台去观象。两人并立。紫烟先唆使了三垣,又遍分二十八宿。炀帝道:“何谓三垣?”紫烟道:“三垣者,紫微、太微、天市也。紫微垣乃天子所都之宫也;太微垣乃天子出政令朝诸侯之所也;天市垣乃天子主衡量堆积之都会也。星明气明,则国度享战役之福;彗孛冲犯,则社稷有事情之忧。”炀帝又问道:“二十八宿环抱中天,分担天下处所,何故知其休咎?”紫烟道:“如五星冲犯何宿,则知那边统统灾,或是兵丧,或是水旱,俱以青黄赤吵嘴五色辨之。”炀帝又问道:“帝星安在?”紫烟用手向北指道:“那紫微垣中,连续五星,前一星主月,太子之像;第二星主日,有红色独大者,即帝星也。”炀帝看了道:“为何帝星这般动摇?”紫烟道:“帝星动摇无常,主天子好游。”炀帝笑道:“朕好游乐,其事甚小,如何上天星文,便也垂象?”紫烟道:“天子者,天下之主,一举一动,皆上应天像。故古之圣帝明王,常懔懔不敢自肆者,畏天命也。”炀帝又细细看了半晌,问道:“紫微垣中,为何这等晦昧不明?”紫烟道:“妾不敢言。”炀帝道:“上天既已垂象,妃子不言,是欺朕也;况兴亡自有定命,妃子明言何害?”紫烟道:“紫微晦昧,但恐鼎祚不永。”炀帝沉吟很久道:“此事尚可挽回否?”紫烟道:“紫微固然晦昧,幸明堂尚亮,泰阶犹一;况至诚能够格天,陛下若修德以禳之,何患天心不回?”炀帝道:“既可挽回,则不敷深虑矣。”
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