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明贼2》 1/1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
第九百二十三章:闯王来了不纳粮[第3页/共4页]

就在李信愣神的当口,那灾黎已经回身欲跑。几个卫士立即将他揪了返来,贯在地上,任凭镇虏侯措置。

“都对峙对峙,到了高阳再说!”

目睹着李信人马过了山东地界后就弃船登岸,卖力监督的主将的确严峻了好一阵,但很快他们便发明,本来李信弃船登岸是要护送前南直隶巡抚孙鉁的棺木回高阳去。

李信现在只怕连高阳都没了人,到当时他恐怕只能将孙鉁的棺木运往北京,因为在北京他另有一个年满二十岁的儿子在户部为官。

李信命人将本身的口粮分给了阿谁灾黎一份,谁知那灾黎收了粮食后,却并不想走,而是怯生生的问了一句:“大老爷们是闯王的人马么?收了俺吧,俺能抗锄头,也能抗大枪,只要收了俺让俺干甚么都成!”

“镇虏侯,总这么走下去也不是个别例,路上一户人家都没有,想买些粮米都困难!”

看到李信的目光比较平和,灾黎的惊骇之心稍减,话又多了起来。

像半路行劫暗害这类事,他既不屑也不敢,毕竟这么做会呈现许很多多的变数,万一失手那就是无可挽回的大错。以是,又何必急在这一时,不如将烫手的山芋留到京师中,让内阁天子来操这份心,他坐收渔人之利岂不更好?

即便如此,这灾黎始终有一只手死死的在攥着装粮食的布袋,仿佛他攥着的不但仅是一袋子米,而是比他的性命更金贵的东西。

能够想见,“闯王来了不纳粮”这句话已经在北五省的百姓中,有了相称的分量。

李信听了营官的陈述今后哈哈大笑起来,然后对那营官说:“不必担忧,就算杨嗣昌有这个贼心,也没有贼胆,奉告将士们,固然放心大胆的进步就是!”

不过,走出去三百里地以后,李信才发明他的设法与实际的差异究竟有多大。

这句话有如一把利剑狠狠的插进了李信胸口,闯王来了不纳粮早在崇祯十二年时,刘国能便率先提了出来。但彼时只是流寇们空喊的标语和作秀罢了,百姓们对此并不承认。现在,倏忽间数年畴昔,这句话再次听来,倒是出自一名避祸的灾黎之口。
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