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梁祝劫运榜》 1/1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
两晋历史[第3页/共12页]

司马昭为了篡夺曹家天下,大开杀戒,天下名流一时减半。所谓的名流为了保全一条性命,接管了这血淋淋的究竟和经验,也都变得灵巧、聪明起来。阮籍仿佛走得更远,他不但放弃了儒家济世的热忱和抱负,并且把内心的各种设法掩蔽起来,寻觅精力的另一个依托,今后“尤好庄、老”,他哭之于途穷,托之于酒酣,寄之于清谈,对政治不闻不问,乃至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。他和王戎交觞酬酢高谈阔论,“必日夕而返”,但是却始终守住一个底线:“口不臧否人物”。可司马氏个人对他还是不放心,钟会曾几次问以时势,他皆以酣醉获免,摆脱了被人构陷、杀头的危急。又因为他是墨客,不能不写诗,即便写诗,虽多感慨之词,却也是“言在耳目以内,情寄八荒之表”。苦心孤诣地隐晦盘曲着,“百世下难以情测”,让人感觉托寄悠远而难以抓住他的“辫子”。有人倒下了,有人屈膝了,有人退隐了,有人摇身一变青云直上了,他永久没有了志趣相投的朋友,“临川羡洪波,同始异支流”。

东晋建国天子,元帝司马睿南渡后在皇族中名誉不敷,权势薄弱,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撑,只能依托世家王导,以皇权撤退为前提,317年景立了东晋王朝。这也导致皇权对于朝臣及文人的节制,比以往的任何王朝都要松弛。乃至为了抵当内奸,堆积民气士气,天子不吝下放天子的专有权力,与朝臣分享。以是才有了“王与马共天下”的格式。东晋初年主弱臣强,门阀世族握有军权,豆剖外藩,司马氏为代表的中心皇朝几近无兵可用。大权旁落引发司马睿极大的不满,他援引刘隗、刁协、戴渊等为亲信,推行“以法御下”政策,限定大族权势,加强皇权,试图压抑王氏权势,导致与琅玡王氏的干系日趋严峻,从而使皇权与门阀世族之间的冲突日趋大要化。素有野心的王敦以诛刘隗为名,在武昌起兵,攻入建康,杀戴渊等,王敦本身为本身加官进爵。晋元帝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时,召姿容俊美、善谈玄理的名流庾亮任西曹掾,司马睿后聘娶庾亮之妹庾文君为世子(司马绍)妃。庾亮在东宫侍讲时与司马绍结为布衣之交。

东晋第五位天子,康帝子,穆帝司马聃344年即位时还是个婴儿,由其母褚太后掌政、何充辅政。然咸康末年王导、庾表态继而卒后,一向是王导外甥何充与庾亮弟庾冰夹辅王室,而冰弟庾翼镇荆州,既相互合作、又相互对抗。穆帝即位两月以后庾冰即卒,次年庾翼卒。此数人归天后,元老名臣所余无几,而王庾二族亦无足以担当世业的后辈,不得已之下,何充于庾翼卒后调剂朝局,以桓温代庾翼镇荆州,用桓温摈除了庾氏权势,与先已镇徐州的皇太后父褚裒分家高低流要镇,而于中枢汲引夙负盛名的名流殷浩。不久何充即归天,代之辅政的是蔡谟与元帝季子会稽王司马昱,司马昱担当了何充留下的格式,但是与何充略有分歧的是,来自上游桓温的压力此时已经比较较着,故司马昱要倚任殷浩乃至褚裒来对抗桓温。然永和人物论雄才大略实无过于桓温者,殷、褚清名甚盛,但均无实际才调,司马昱本人被谢安评为“惠帝之流,清谈差胜”,亦可知其政治才调何如。朝廷以殷浩
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