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搞化学的不能惹》 1/1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
三十一 靖安的第一次设备安装[第1页/共3页]

又去把铁匠叫来,把三口蒸锅一个一个安在灶台上,铁匠拿出几根圆铁筒,把第一个最低的锅上部与第二个锅下都连接好,然后再把第二个上部和第三个锅,也是最高的锅下部连接起来。最高的锅又有一个长长的圆筒垂下来连到上面一个小罐里。小罐下边斜斜地向下伸出个茶壶嘴样的小管。

刘大双看了几眼,也不出声,伸出一个手指头。

这回大师有经历了,谁也不敢笑话了,仙家的东西就得别出机杼。

南边的地窨子白挖了,王大毛的毛皮没送来,也不消请人去把守了。

这又一次震惊了大师的心灵,本来灶台也能够这么搭的。不过这高度看不懂,最矮的还是个普通高度,普通人炒菜都合适,中间这个高不高,矮不矮,炒菜的话得站在小板凳上,要不溅一脸油,还不得成麻子。至于最高阿谁,得爬梯子了。

炉子搭的很奇特,三个灶头一个比一个高,仿佛三个台阶一样。

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!”刘大双想起诸葛亮常说的一句感慨。

“爸,砖窑在哪儿晓得吗?”

“您是旗人,八旗兵里必定有熟人,想想体例吧!我是真想吃两只兔子补补身子。”

“这玩意儿传闻都有号码的,少了一杆都要掉脑袋的。”王大毛直点头。

又过两天蒸锅也到了,是三个圆柱形银光闪闪的洋铁片儿罐子。

没舍得用水泥,找点黄土,渐渐刨了一点,返来在院子里把炉子砌好。

“晓得,离咱圈地那儿不远。”

王大毛有点吃惊:“你买那玩意儿干啥?”

不管吃瓜大众在想啥,刘大双却不睬,这是他按照精馏塔的道理设想的,只不过考虑到材质强度和加工才气,不敢做成一个高塔,只能拆分红三段。遵循他的计算,今后工人操纵谙练了,对温度节制有经历了,酒的度数能够肆意节制在十度到九十度之间。

回家炕头上翻开陶罐的盖闻闻,不错呀,有点酒香了。

生火,加水,不一会儿就有水从最后的壶嘴样的小管里滴出来。锅盖裂缝还是有蒸汽溢出。

刘大双之前看小说时可记得,清末一条枪得五十多两银子,五百发枪弹也要三四十两银子,加起来差未几一百五十两。关头是买新的要去奉天,骑着马来回也得十多天,挨冷受累不说,碰上个劫道的再壮烈了,那就有点扯了。

刘大双从速去找刘玉虎,开口道:“爸,砖窑在哪儿?想去拉点砖。”

统统顺利,返来后,先派老三孟会才回村里报信,筹办好土豆,明天换洋面。
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