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[第1页/共4页]
真宗至此生过四子,皇后郭氏生了三子,都是在王邸中出世的,宗子与第三子因天赋不敷,都是襁褓当中便已夭亡,尚来不及赐名。此时身边只要皇次子玄祐,此时方才七岁。另有宫人曹氏生了皇四子玄祉,那孩子长得甚是聪明敬爱,不料于客岁俄然生了一场急病,也短命了。此时后宫当中,便只要皇次子玄祐,那便是无可争议的储君了。
真宗怔了一怔:“这话如何说?”
只是既然减赋,必定要想体例节流,才不致于收不抵支。本朝建国初太祖为了停止中原百年动乱,稳定朝纲,导致冗官冗兵的存在。既然不能减兵,那便只要减官了。那些冗官数量之大,能够追溯到五代时,不但有后周的旧官吏,也有吴越南唐后蜀等各国归降的官员,以及大量建国武官以及朝中各官员荫及子孙、家人、部下的荫官等。
真宗听到承乾故事时,瞿然动容,惊道:“小娥你说得甚是,此事不但干系祐儿平生,也干系着大宋江山的将来,不成失慎重。”
真宗心中一动,按下了奏折。
但是此表一上,却引发了朝堂的纷争。大理寺卿王钦若上表说:天子春秋正富,皇子尚且年幼,何必早定储君。大学士钱惟演也拥戴王钦若,一时候朝堂上分为两派,纷争不已。稀有名老臣,却又一言不发,保持中立。
2、减天下冗官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;
……
皇后郭熙秉承家教及太后李氏的风格素不干政,这不干政的好处,天然由她这十几年的顺风顺水而考证了。但是此时,她却深深地感遭到了不干政对本身的倒霉。
刘娥含笑道:“官家,可还记恰当日您是如何成为太子的?先皇先是成心于楚王,厥后又定了许王。而后,倒是过了两三年,才择定了您,又冷眼察看了您好几年,乃至偶然用心萧瑟您,磨练您,终究,才把这皇储之位托付于您。这当然是为天下为社稷之计,选定好可拜托天下之人,也是为了珍惜官家,免遭楚王、许王之厄。怕早定储君,则其身边会多了一群短长相干的人,倘有小人觊觎,引上正道,反而不好。便如当年唐太宗的太子承乾,早在幼年便立为太子,便有无数投机之人,围在他的身边,用各种邪门歪道,投其所好,终究将他引上歧途,乃至于误了平生。我朝皇子年满十五,要出宫开府,体察民情,才得慢慢进封。现在官家的几个弟弟,也是先从国公到郡王,都还没封亲王呢。且皇子年纪尚小,心性不决,何必急在一时呢!”